2025年汛期已结束,在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市水利局坚持“防胜于救”理念,树牢底线思维、极限思维,全面抓实各项水旱灾害防御措施,圆满实现了“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”的“四不”目标,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全市经济社会大局稳定。
截至9月30日,全市共经历8次明显降水过程,平均降水量为379.3毫米,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,较去年同期(586毫米)偏少35.3%。面对汛情,市水利局通过全程密切监测水情雨情、科学调度水库、及时发布风险提醒、精准启动应急响应等系列措施,实现对各类风险的有效管控,确保了全市水库、堤防无险情,水利基础设施完好无损。
一是强化会商研判,提升防御前瞻性。市水利局联合市气象局、省水文水资源局四平分局成立会商专班,实行每周常态化会商,遇强降雨过程及时加密会商频次,全面把握雨势走向、落区及水库河流水情变化。汛期共组织常态化会商29次、临时会商3次,所有研判结果均第一时间共享至各县(市)区及相关单位,为科学决策和精准防御提供有力支撑。
二是优化水库调度,科学预泄腾容。根据会商研判结果,在统筹保障供水、灌溉和生态需求的基础上,综合考虑下游河道承载能力,科学组织全市水库实施预泄腾库,为迎汛备足防洪库容。汛期累计下达调度命令25期。同时,对全市40座小型水库提前部署应急抢险机械,明确非常溢洪道位置,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处置。
三是加强监测预警,筑牢前端防线。依托省水旱灾害防御平台及水文部门预警信息,市水利局及时向各县(市)区发布各类风险提示,指导落实洪水防范措施。汛期内共发布洪水预警2期、山洪灾害风险提醒10期、洪涝灾害风险提醒11期、水库调度风险提醒12期,形成覆盖全面、响应迅速的预警体系。
四是及时启动响应,确保有序应对。 针对7月强降雨过程,市水利局于7月24日20时30分迅速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,全程加强指挥调度和措施落实,待降雨过程基本结束后于7月28日12时有序解除响应,实现了防汛应急处置的闭环管理。
五是严格值班值守,保障体系运转。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,科学配置值班力量,确保专家和人员在岗在位。同时,不定期对各县(市)区水利部门及直属单位值班情况进行抽查,确保指令畅通、信息灵敏、反应迅速,筑牢汛期指挥体系的运行基础。
来源:河湖管理科
初审:于杰骁
复审:王立国
终审:王继民